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黄竞发布时间:2022-08-01浏览次数:195

2022730日,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智能财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承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会议以“面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会计研究”为主题,研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会计理论研究、金融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金融市场信息披露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及其会计问题研究等系列问题,来自金融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00多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高大平,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胡建斌,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戴德明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丁友刚教授主持开幕式。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国上下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线上隆重举行,这是广东财经大学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新征程中的一件大事!他指出,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之下,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千方百计发挥广大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让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要充分调动理论界的积极性,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广东财经大学智能财会管理学院和会计学院秉持差异化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和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积极探索新文科、新商科建设的路径和新的办学模式。希望通过办好此次年会,能够汲取全国专家学者的智慧,为促进我校乃至我国金融会计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发展,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高大平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正值全国会计贯彻实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对深化金融会计理论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她谈了三点看法:一是会计改革发展为金融会计研究提供了重大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业务创新和科学技术发展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也不断取得新成就。她回顾了“十三五”以来我国在政府会计标准、企业会计标准、社会审计标准、会计职能转型、会计人才素质、会计服务市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在规范和促进金融会计发展方面,先后修订的系列具体准则、配套的运用案例和实施办法。她指出,这些制度建设和实践活动为金融会计理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结合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数理科学和交叉学科理论,重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是15世纪复式簿记理论形成以来,500年未有之大好机遇。二是《规划纲要》为金融会计研究明确了任务。在研究主题方面,她认为应重点关注金融会计相关准则制度建设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金融相关会计信息化问题、金融相关ESG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相关问题。在开展金融会计理论研究时,她认为需要特别重视深入业务实践、重视金融创新和关注监管法规。三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服务高质量发展平台。她希望,包括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在内的各个分支机构,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三新一高”要求,进一步做好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理论攻关,进一步完善学术活动的组织机制,努力做到广泛团结学者开展活动,聚焦特定主题,达成研究共识;既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旗帜鲜明地发挥引领作用,为新时代我国会计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胡建斌在致辞中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在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会计为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各方提供客观的数据信息,引导金融资源在我国经济各领域流动。他介绍了广东省财政厅近年来在积极推进金融领域财会监督和准则实施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一是加强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推动金融企业稳健运营。组织开展全省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专项行动,摸清全省国有金融资本;分类做好银行、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年度财务决算的填报工作,及时掌握我省各类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效规范金融机构财务行为;通过“建体系”“减负担”“引进来”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二是加强财政、财务监管,推动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全面揭示企业信用风险。夯实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对省属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推动提升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切实发挥财会监督基础防线作用。


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戴德明教授对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和历次年会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我校智能财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承办此次年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感谢。他指出,学术年会是交流金融会计研究成果、提升金融会计研究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针对企业会计、金融会计领域的研究,戴教授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要增强源头意识。对于某些金融会计难题的研究,要进一步从源头深刻认识。例如企业的初心是什么?市场的初心是什么?金融的初心是什么?金融创新的初心是什么?企业会计的初心是什么?金融会计的初心是什么?对外财务报告的初心是什么?第二,要增强顶层意识。例如,关于会计规则以及金融会计规则的研究,是否需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是否需要进一步明确会计规则和对外财务报告的顶层是什么?是否需要更加重视在顶层设计上加强会计规则、金融监管规则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协调?

大会设有5场主题报告,由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谭劲松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智能财会管理学院院长陈建林教授分别主持。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教授以“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的挑战与机遇”为题作报告。黄世忠教授详细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气候信息披露的双重角色、气候信息披露迎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首先,他结合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概念的提出过程和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ESG,认为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最显著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要求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次,他指出金融机构具有ESG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的双重角色。作为编制者,金融机构有义务披露环境信息,特别是融资排放信息;而作为使用者,有权利要求其客户披露环境信息,特别是温室气体(GHG)排放信息。第三,他结合工、农、中、建四大行的社会责任报告,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CSR)和ESG报告的异同,指出当前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融资排放披露的可获性和可靠性问题、GHG核算和报告标准的制定、估算方法及数据质量评价等。最后,黄教授介绍了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欧盟和美国在金融机构气候信息披露领域的不同模式,指出可持续发展报告存在的机遇。

北京工商大学王鹏程教授作了题为“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与信息披露”的报告。王鹏程教授深入解读了影响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等因素。对2006年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美国和欧洲主要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拨备比、拨备计提等指标的差异做了分析。王教授对中美欧主要银行实务中开展预期信用损失评估时,分池划分、阶段划分、前瞻性信息预测、管理层叠加调整以及预期信用损失披露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最后,王教授给出了五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对宏观情景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实务运用的指导;二是进一步规范管理层叠加的运用及退出机制;三是提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相关信息披露的质量;四是加强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情况的监管检查和指导力度;五是制定预期信用损失审计监督指引。


南方科技大学李仲飞教授以“对蓝色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几点思考”为题作报告。李仲飞教授首先对蓝色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欧盟和我国的碳强度减排目标设定,认为我国不仅应该在“双碳”目标下探究相关影响与举措,也应该研究多种可能的政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影响和举措。李教授对蓝色金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具体包括航运金融、“绿色+蓝色”金融服务、海洋保险、航运管理、航运碳经济研究等六个方向。在绿色金融方面,李教授对近年国际、国内重要的绿色政策与事件进行了梳理,指出绿色金融兼具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与环境规制双重特性,是对传统环境规制政策的有益补充,也是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发挥金融调控等市场手段的重要实践探索。最后,李教授结合其团队研究成果,对气候投融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可持续投资与ESG、碳市场与碳金融等六个方向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分享了其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香港大学林晨教授的报告题为“What Matters in FinTech Credit Assessment—Behavioral Traits or Algorithms?”林教授在简单介绍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网上小额贷款以及相关管制政策等背景后指出,作为资金端,传统的银行信托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进行小微贷款时,往往需要和平台类金融科技服务公司进行合作,以对消费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控制。但是,这种模式一方面受到监管新规的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中间平台商的抽成以及一定比例的拨备等,其融资成本比较高。对此,林教授的研究团队对以下问题展开了研究:一是传统银行能否使用自有信息做好小微企业的风控管理?二是在金融科技信贷评估过程中,是特征信息更重要还是算法更重要?三是银行能否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并利用其各条服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来保持其信息优势?研究表明,小微企业主的投资理财、信贷行为、消费行为等个人特征信息对传统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虽然有一定增量预测效果,但远小于特征信息带来的边际贡献;并且,这一效应对于缺乏有效信贷记录、规模较小、位于欠发达地区、以及企业主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如何改善传统银行体系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控效率和效果,如何在个人征信库的构建和共享使用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做出权衡,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都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张庆龙教授以“企业财务转型视野中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为题作报告。张教授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转型的外部和内部驱动力,他指出,财务转型是一场提高决策贡献和成本效益的变革,未来的财务组织以财务共享信息化为基础,CFO的职责分化为司库长负责下的管控金融资源支持、理财与风险管理、流动性资金管理,以及主计长负责下的战略型、业务型和核算型工作。他分析了企业建立司库的原因以及司库在企业集团中的五个角色定位,以及相对应的司库管理的五个阶段,即交易处理阶段、集中整合阶段、优化服务阶段、卓越运营管理阶段和数智经营阶段。他总结了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以及中央国有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三个阶段和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最后,张教授还分析了财务公司和司库的区别和联系,总结了未来司库从业胜任能力的标准和要求。

本次年会总共收到投稿论文75篇,45篇学术论文入选会议报告。会议设九个平行论坛,紧紧围绕“面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会计研究”这个主题,讨论了金融会计理论、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市场信息披露、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会计转型和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议题。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肖虹教授,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财经大学郑伟教授,厦门大学罗进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郝颖教授,广东财经大学黄金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裘益政教授,云南财经大学吴昊旻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曾雪云教授,哈尔滨金融学院段洪成教授分别主持平行论坛。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展开观点交流,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金融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创新出谋献策。


   平行论坛第一分会场聚焦金融会计理论研究。来自北京工商大学、海南大学、浦发银行宁波分行、广东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就贷款损失准备与商业银行风险相关、商业银行声誉资本积累和声誉风险的计量、投资现金敏感性的趋势、多标签分类算法在上市公司违规类型判断的应用等理论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第二、三分会场主要关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广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就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金融科技与企业“脱虚向实”、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行为、数字金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分析师预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绿色治理效应、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第四、五分会场的主题是金融市场信息披露,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长安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石河子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就管理层竞争感知与客户信息披露决策、党组织参与治理与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企业ESG表现与审计师决策、独立董事网络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研发策略迎合与问询函监管、ESG绩效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管理层超额乐观语调与股价同步性、区块链技术能否减少盈余管理隐蔽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碰撞。第六、七分会场主要聚焦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会计转型,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就银行负债结构下市场约束选择、宗族文化与家族企业金融化、联合风险投资股权配置结构与企业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约束、中国信贷绿色化的“波特效应”、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计师事务所聚集与企业创新、分析师关注与企业金融化、官员任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第八、九分会场主要关注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来自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重庆大学、石河子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就监管型小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并购中的信息发布、外部经济政策波动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股份回购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并购商誉与企业成长性、股市稳定保障基金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生态友好型公司治理机制、市场化债转股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监事会经济独立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等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东方富海并购基金主管合伙人、光洋股份董事长李树华博士主持。本次会议评选出年会优秀论文11篇。其中,《股市稳定保障基金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基于“国家队”持股的准自然实验》(杨征,杨兴全)获得一等奖;《Building Eco-friendly Corporations: The Role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姚守宇)、《“双管齐下”还是“背道而驰”:银行负债结构下市场约束选择--基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丁鑫,周晔)获得二等奖;《研发策略迎合、市场压力与问询函监管》(余琰,李怡宗)、《监管型小股东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的经验证据》(任鹤,颜逢)、《管理层竞争感知与客户信息披露决策》(陈玥,宋昕倍,逯东)获得三等奖;另有5篇论文获得优秀奖。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立岳先生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联络员、中国人民大学周华教授作大会总结。周华教授表达了对广东财经大学智能财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以及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衷心感谢。他指出,本届金融会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表明:第一,我国金融会计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都对学术前沿问题和现实发展问题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在学术上不仅关注金融会计的理论问题、金融市场信息披露问题及金融会计转型等问题,而且探讨了新经济下金融会计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第二,金融会计的新生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青年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他们所提交的论文展现出了扎实的学术训练,给会议带来了新的学术活力。最后,本届会议承办方和下届会议承办方举行交接仪式,本届承办单位代表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雷宇教授致辞,他对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参与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指出本届会议的举办为推进我国金融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哈尔滨金融学院会计系主任段洪成教授代表下届承办方发言,他简单介绍了哈尔滨金融学院和会计学科的情况,并邀请与会的领导、专家继续关注和参与明年的金融会计年会。至此,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会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