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由会计学院/智能财会管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43期财会审博士论坛在立德楼543会议室顺利举行。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助理教授侯芳芳老师作题为“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lenders and the debt contracting value of borrowers' accounting information”的学术报告。论坛由会计学院/智能财会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冯晓丽老师主持。
侯芳芳的研究聚焦于信贷信息的强制共享对借款企业财务报告债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首先,详细介绍了信贷信息共享在全球的发展历程,并以中国的征信系统和欧洲发达国家的信用信息平台为例,对比分析不同国家信贷信息的“同”和“异”。其次,指出前人研究发现借贷信息的共享会降低银行等机构对企业财报信息的利用,科技的进步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因而关于强制信息共享是否会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对债权人的有用性存在争议。再次,分析了不同的机制,并推断出两个竞争性的理论假设。一方面,由于信贷信息的共享,借款人为维护自身的信用,会加强财务信息的监管,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转换信贷机构成本的降低和财务信息的使用降低等原因,信贷信息的强制共享会降低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检验上述假设,利用中国的征信系统建设和欧洲各国公共信用登记制度的改革作为外生冲击,构建交叠式双重差分模型,选取2004—2018年欧洲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借贷信息的强制共享会降低财务报告质量对债券人的信息有用性,且这一效应具有滞后性。最后,总结了这篇论文的结论,即信贷信息的强制共享会增加财务信息对债权人的有用性。
在交流研讨中,侯芳芳与在场师生就研究动机、研究假设以及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展开了讨论和交流,特别是模型的设定对检验第二个假设的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关于运用全球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些常用做法,让师生们能更多了解一些前沿的实证方法。这次论坛拓展了我院师生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并就如何进行全球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