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特辑13 | 广东财经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财研兴脉”连山研学计划

发布者:孙燕媚发布时间:2025-08-23浏览次数:10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探索研学项目去同质化路径,广东财经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于8月6日至16日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蒙峒古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乡土文化体验日”研学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步行、黄竞的带领下,实践团8名成员深入粤北群山,将课堂搬进绿水青山,为当地35名儿童带来了一场融合文化浸润、红色教育、劳动体验与财商启蒙的独特研学之旅。

团队介绍

本次连山研学计划的实践团队分为三个组,课程组、宣传组和前期调研组。各组各司其职,团队协作、齐心协力保障连山研学活动的开展,致力于向小朋友们传递财商知识与非遗文化,增加孩子们民族与财商意识!

广东财经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大合影

01、精心筹备,启幕研学之旅

红星闪耀实践团与研学团在行政办公楼前合影

活动首日清晨,化身“乡土文化体验官”的实践团成员早早集结。在连山县行政办公大楼前,他们高效协作,形成一条温暖的“人工传送带”:协助签到、分发饮用水与安全手册,并将35份装有学习用品的书包细心背到孩子们肩上,为出行做好充分准备。大楼前坪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期待。

02、文化浸润,厚植民族认同

图片为刘宇翔同学向小朋友们讲解展馆内容

研学首站抵达连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在这里为小朋友们开展直观生动的民族课堂。经过前期一周的踩点与演练,实践团成员刘宇翔作为讲解员“正式上岗”。她以互动问答开场,引导孩子们思考“56个民族为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巧妙地将宏大的民族主题具象化。丰富的展陈与生动的讲解,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

03、红色传承,汲取信仰力量

曾乐尧同学指挥孩子歌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在鹰扬关革命遗址与红七军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曾乐尧同学带领孩子们重温历史。他结合实地遗迹与史料,深情讲述1931年红七军艰苦转战的故事。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旋律在青山间响起,孩子们庄严敬礼,山谷回荡的誓言,是对革命精神最真切的传承。历史的回响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少年。

04、农耕劳作,感悟乡土价值

蒙峒古村的紫苏田成为生动的劳动课堂。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和村民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采摘体验。指尖触碰带着晨露的紫苏,感受自然与土地的馈赠。

图片为孩子们在采摘紫苏

 随后,孩子们参与到特色午餐的制作中,洗菜、递料、学习烹饪,烟火升腾的灶台旁,分工协作的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紫苏的香气里飘散着最朴实的乡土情怀和生活智慧。

05、对话古今,展望乡村未来

图片为郭优优同学向大家讲解当地历史

在永和客厅,实践团讲解员郭优优带领孩子们“穿越”永和镇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从清代集市风貌到未来“四宜小镇”蓝图,生动的讲解在孩子们心中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时光轴线。一句“欢迎大家常来,把永和故事讲给下一颗石榴听”,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

06、财商启蒙,播撒知识种

图片为钟欣彤同学向大家传授财商课堂

永和客厅二楼变身为互动课堂。实践团成员钟欣彤同学通过趣味问答,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财商启蒙课。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思考,收获了知识也赢得了文具奖品。课堂还穿插进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普及,在热烈的互动与笑声中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与法律意识。

图为爱心妈妈积极回答课堂问题

乡土孕育希望,实践淬炼青春

本次为期十天的研学实践,是广东财经大学红星闪耀实践团探索“研学去同质化”的“蒙峒方案”重要一环。团队将高校智力资源与连山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设计课程,把课堂真正搬到绿水青山间。孩子们在触摸历史、体验劳作、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收获了书本之外的真实感悟:民族同心的理念更加牢固,红色信仰的力量更加凝聚,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加清晰,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更加深切。

实践团不仅为蒙峒古村留下了一套特色研学课程和文创产品,更在实践中深化了高校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推广“蒙峒方案”,走进更多校园与乡镇,让更多孩子从乡土出发,在体验中成长,让青春的星火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广阔天地中持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