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2026年度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工作,提高国家级课题申报数量和质量,我院于2025年9月25日上午在立德楼521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期“求真”教学、学术沙龙之有组织创新团队研讨会——“2026年度国家级课题申报交流研讨会”。我校副校长雷宇以及20余位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我院副院长杨志强主持。
杨志强首先简单介绍了此次交流研讨会流程以及我院在近三年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现状,并指出目前我院在国家级课题申报上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致辞环节,雷宇首先鼓励在座老师积极参加国家课题的申报,他强调选题既要紧密呼应国家战略需求,凸显研究的时代价值,又要扎根实践一线从现实问题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其次要努力找到清晰的选题方向,认真准备、反复打磨,不断提高课题申报书与论文发表的质量。
经验分享环节,杜静、曹丽梅两位老师结合自身课题申报成功的经验,从前期准备、题目选取、写作细节、研究设计等多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杜静指出,大家要辩证的看待申报失败所带来的影响,鼓励大家在失败中不断打磨完善自身课题,多向同行专家请教,汲取更多的经验,“多轮反馈打磨”申报书,同时要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对之后的课题申报保持信心。曹丽梅则强调,大家的选题要突出重要、实用和创新性,即要有明确的运用“情景”;同时在选题过程中要多加关注科学前沿、瞄准热点领域和找准选题定位,不必太过拘泥于自身所属学科领域,可以考虑相关交叉学科的方向,要具备发散性思维,多做、敢做新尝试,做到研究的有理有据,切实可行。
交流研讨环节,冯果、王晨阳、赵国宇等十多位老师结合课题申报过程中收到的专家评审意见,分别就课题申报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和拟解决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会议最后,杨志强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学院会继续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有组织创新团队研讨会,希望各位中青年教师,要勇于尝试,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为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夯实基础。
会议在老师们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中圆满结束,此次交流会通过经验共享,有效助力参会教师厘清了国家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思路,明确了提高申报书质量的方向,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申报信心,为我院2026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