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2026年会计硕士(125300)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者:孙燕媚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10

学校及学科点简介

(一)学校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是华南地区就业前景最好大学之一。学校研究生教育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一条主线,围绕“强特色、高质量”两大主题,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当前,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二)学院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广东财经大学设立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会计教研室,1985年成立会计系,1999年更名为会计学院,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学校于2021年在佛山校区设立智能财会管理学院,2024年智能财会管理学院与原会计学院合并,整合为新的会计学院。学院现有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三个本科专业。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审计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国际会计(ACCA)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是ACCA总部认定的华南地区高校首个“黄金级培训机构”。学院现有会计学硕士、会计硕士(MPAcc)和审计硕士(MAud)学位授予权,近年来,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学院现有教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有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讲师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占比82%。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导师48人,博士后合作导师4人;聘请校外实践导师208人。师资队伍中有财政部全国高端会计人才4人、广东省高端会计人才4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4人、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先后有近30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访学。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审计学专业教学团队、内部控制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创新研究团队和大数据审计研究团队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财务创新人才引育和建设”为省级“海外名师”人才项目。

学院共享“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广东财经大学复合型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和实践基地”以及“智能财会管理现代产业学院”、“会计数智化转型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等省级科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60多个,其中3个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学院将以学校发展战略为引领,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和“明德、求是、务实、创新”的院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智能化时代新文科建设和创新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抓手,坚持“协同与融合”的发展路径,实现校外协同与校内协同,实现技术融合、产教融合和区域融合,持续建设有特色、不可替代的财会审学科,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财会审专业人才。

(三)学科点简介

我校会计学科创建于1983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会计学科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4年,获批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办学基础良好。自招生以来,学科点立足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围绕“培育高端财会应用人才,打造校政行企融合基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使命,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立足湾区,数智赋能,多元协同,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成效显著。2018年,学科点顺利通过了全国会计教指委组织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2024年我校会计硕士(MPAcc)学位点获得ACCA专业资格考试9门免试认证;2025年我校会计硕士(MPAcc)学位点首次通过全国教指委组织的会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AAPEQ认证B)。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赛、MPAcc全国案例大赛等全国性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多篇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会计硕士优秀学位论文奖”、“杨纪琬奖学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奖励,另有近40篇师生合作开发的案例入选全国MPAcc、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其中1篇获“全国MPAcc优秀教学案例奖”。

培养目标和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对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立足湾区、多元协同、数智赋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标,面向高层次会计管理工作部门和岗位,培养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可持续成长,能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会计领域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方向

1.财务会计与信息披露

2.审计鉴证与管理咨询

3.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4.智能会计

学习方式、学制、学习年限、学费、招生计划和学历学位

  (一)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二)学费

会计硕士:28000/年(不含教材费和住宿费)。

(三)招生计划

2026年会计硕士拟招生人数为104人。招生人数为预估数,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后,我校将根据统考生初、复试情况调整各专业招生人数,此处仅做参考。录取考生在广州校区就读。

(四)学历学位

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按照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证书。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在所报考专业(或相关专业)专升本,并已取得专升本所报考专业主干课程合格成绩5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或已独立公开发表与拟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报名方式

  报考2026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

网上预报名时间:网上预报名时间相关工作安排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2510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网上确认:具体安排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试与科目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时间:202512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2.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200分)和英语二(100分)。

(二)复试

1.时间:2026年,具体时间、内容和形式以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通知为准。

2.考试科目:

《会计综合知识》100分(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其中:财务会计占40%,管理会计占20%,财务管理占20%,审计占20%

政治考试的形式与分数以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通知为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中级财务会计学(100分)  2.财务管理(100分)。

参考书目:

刘永泽、陈立军主编:《中级财务会计》第8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社联系电话:0411-84710711

张阳等编著:《财务管理与实务数字应用》第1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4年(出版社联系电话:010-63508258

刘明辉、祁渊、张婷婷主编:《审计》第9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社联系电话:0411-84710711

(三)录取

录取原则和分数计算办法以公布的《广东财经大学2026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为准。

联系方式

  (一)广东财经大学招生考试处

招生咨询电话:020-84096451(工作日8:30-11:30,14:30-16:30

官网:http://yzb.gdufe.edu.cn/

(二)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硕士教育中心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020-84095629(工作日8:30-11:30,14:30-16:3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硕士教育中心(北2-530

邮编:510320

官网:http://kjxy.gdufe.edu.cn

1 广东财经大学全日制会计硕士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培养流程、毕业和学位

一、培养方式

(一)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重视思政教育和课程建设。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采用案例教学、沙盘演练、现场参观研讨、参与企业咨询、行业专家讲座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四)加强实践环节,了解会计实务,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五)成立校内导师组,加强教学管理和专业指导工作。

(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共同承担指导工作。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七)突出校企(行业)协同育人方式,注重产学结合,构建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培养全过程。

(八)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二、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

会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必修环节构成。学位类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中的专业核心课,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可获得学分;其他课程成绩(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中的课程)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分阶段考核成绩比重由授课教师确定。

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生应补修2门本科主干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是《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补修方式是自学。补修课程采取闭卷考核方式,达到60分为合格,不记学分,应补修而未补修或者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主要课程: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大数据财务分析与决策、业财融合与财务共享、数智化审计、资本市场与上市筹划、RPA 财务机器人应用、数智化审计、数智化管理会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会计准则理论与案例、信息披露与上市规则、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业务研讨、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战略商业领袖、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企业税收筹划、湾区财经概论、湾区资本市场与财务治理、Python程序设计等。

三、培养流程

四、毕业和学位

毕业证:学生修完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证书。

学位证:学生完成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成绩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获得会计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