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会客厅”第二期:“智驭AI·赋能业财” ——共探企业数智化转型之道专场活动专题分享会 (会计学院分会场)成功举办

发布者:孙燕媚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要决策部署,推动 AI 技术在财务核算、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业财协同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业财管理升级,构建“科技-产业-教育-科促”一体化业财生态提供“广财方案”,由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琶洲街道办事处、华盟科技咨询(深圳)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校友工作与社会合作办公室、广东财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会计学院、财政税务学院以及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财税会计专委会联合承办的“琶洲会客厅”第二期“智驭 AI· 赋能业财-共探企业数智化转型之道”专场活动于20251028日在广州校区产教融合大楼A3楼报告厅举行。论坛由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宇主持。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于海峰致辞。他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下,AI 技术已成为驱动企业业财变革与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广东财经大学作为扎根广东的财经类高校,始终致力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此次“琶洲会客厅”正是学校搭建政校企协同平台、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助力广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

本次琶洲会客厅邀请了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顾问郭艳明、华盟税务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VP/首席产品官高振特、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合伙人赫荣科、广州筷子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韩宁宁、广州市税务局考核考评处副处长郑洁燕和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会计学院院长雷宇等,围绕AI赋能业财税、数智化转型、数据资源“入表”等问题做了主旨演讲。

1028日下午,“琶洲会客厅”第二期:“智驭AI·赋能业财”专场活动专题分享会(会计学院分会场)在尚学楼703顺利举行。本次专题分享会以“企业数智化转型与数据资源入表”为主题,邀请校友企业专家广州恒惟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建盛、广东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熊伟、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杜禹静、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马海华,以及会计学院教师庄学敏、孔令辉、冯果作为分享嘉宾。分享会由学院副院长杨志强主持,我校校友、教师和研究生等70多人参加。

会上,邵建盛结合公司在软件服务与智能财务系统建设方面的实践,分享了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的探索与经验。他谈到,企业应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通过数据集成与专题分析,充分发挥会计在经营决策中的价值。马海华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介绍了企业在财务自动化、全面预算管理及财务共享建设方面的经验之谈:财务共享中心不仅是企业提效降本的平台,更是推动业财融合、实现财务数智化的关键。

事务所方面,熊伟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分享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实践,介绍了事务所从小工具起步,逐步发展到RPA自动化处理,再到自研ERP作业平台,形成了智能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熊伟还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在推进智能化业务时,应在“提质增效”与“风险控制”之间保持平衡,防止“过度智能化”导致投入产出失衡。杜禹静从法律服务视角,探讨了AI在律师事务所业务中的应用与风险防范;她指出,AI是律师的助理而非替代者,只有在坚守职业底线的前提下,智能化才能真正赋能法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教师对于数据资产与智能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庄学敏以课题为引,结合调研情况,分享了实务过程中对数据资产的处理与计量方式。他提到,与企业交流过程中的最大感悟是要与时俱进,在数智化时代主动拥抱变革,积极利用新技术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孔令辉聚焦数据资产的标准化问题,建立统一、可量化、可审计的数据资产标准体系,企业的数据治理与价值评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使数据真正成为可计量、可管理的生产要素。冯果从教育视角出发,强调“人机互信”在智能时代的重要性。高校应在会计教育中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RPA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职场中更好地与智能系统协作,实现“人机共融、智财共进”的目标。

"琶洲会客厅"立足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联合政、行、企多方共建,打造了一个科促协同创新平台,汇聚高校科研、政府政策、企业需求和行业趋势,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政策研判、技术预研和商业模式探索的"广财方案"。本次专题分享会从企业、事务所、高校和法律等多维视角,为我校师生与校友搭建了一个深入了解数智化时代与数据资产的平台,也帮助同学们开拓了对企业财务管理、智能化技术应用及业财融合实践的视野。经过此次交流,学生们更加明确了在学习与实践中应注重技术素养提升、数据思维培养,为未来在会计、财务管理及相关智能化岗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